披头散发
拼音pī tóu sàn fà
含义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近义词
蓬头垢面
反义词
眉清目秀
英文翻译
with hair dishevelled <with tousled hai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成语举例:邻居王大嫂整天披头散发,从不注意自己的形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狼狈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披,不能读作“pēi”;散,不能读作“shàn”。
成语辨形:散,不能写作“撒”。
成语辨析:披头散发和“蓬头垢面”都有“头发散乱”的意思。不同在于:披头散发可用来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蓬头垢面”含有面孔污浊的意思。
成语谜面:懒婆娘不梳头
详细解释
- 披头散发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的头发凌乱、杂乱无章的样子。披头散发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动物的头发没有整理过,看起来凌乱不堪。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形象不整洁或者粗野的外表。
使用场景
- 披头散发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动物的头发没有经过整理,看起来凌乱不堪。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早晨刚起床时的头发,或者形容一个人在风中跑动后的头发。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形象不整洁或者粗野的外表。
故事起源
- 关于披头散发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古代,人们没有像现代人那样方便的洗发和整理头发的工具。因此,人们的头发常常会显得凌乱不堪,特别是在早晨刚起床后或者在风中活动后。披头散发这个成语可能就是形容这种情况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披头散发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披头”和“散发”。其中,“披头”的意思是把头发散开,不整齐;“散发”的意思是头发杂乱无章地散开。
例句
- 1. 他刚从床上爬起来,披头散发地走进了厨房。2. 老板看到员工披头散发地出现在办公室,非常生气。3. 那只猫在风中奔跑后,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
记忆技巧
- 要记忆披头散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刚从床上起来,头发凌乱地披散在头顶,形象生动。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类似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例如“整装待发”和“披星戴月”,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形容人的外貌和形象相关的成语,例如“一表人才”和“面黄肌瘦”。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刚从床上起来,披头散发地跑进了教室。2. 小学生:下雨的时候,我在外面玩得很开心,回到家时披头散发的。3. 中学生:考试前的晚上,他整晚都在复习,第二天早上披头散发地去考试。4. 大学生:夜归的时候,我骑车被风吹得披头散发。5. 成年人:他长时间没有理发,看起来披头散发的,需要去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