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怙顽不悛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quān

怙顽不悛

拼音hù wán bù quān

含义犹言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典故出处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近义词

  • 顽固不化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犹言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怙顽不悛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怙指托,依赖;顽指固执;不悛指不悔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改正。

使用场景

  • 怙顽不悛常常用来形容那些无论别人如何劝说或教育,都不愿意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训的人。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在任职期间贪污受贿,被人弹劾。当时的皇帝派人去调查此事,杨震却对调查人员说:“我不怕你们调查,我就是怙顽不悛!”杨震的态度非常固执,最终被判处死刑。由于这个故事,怙顽不悛成为了一种贬义词语。

成语结构

  • 怙顽不悛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犯了错,但是一直怙顽不悛,不愿意承认错误。2. 那个学生总是怙顽不悛,老师无法教育他。3. 他因为怙顽不悛而失去了很多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托着坚硬的石头,不愿意放下”,用来表示一个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改正。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怙顽不悛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顽固不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吵架了,但是那个男孩怙顽不悛,不肯道歉。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成绩一直不好,老师劝他努力学习,但他怙顽不悛,没有改变。高中生:有些人犯了错误,但他们怙顽不悛,不接受惩罚和教训。

拆字解意

怙顽不悛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