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达礼
拼音tōng shū dá lǐ
含义指通诗书,懂礼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近义词
知书达理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通诗书,懂礼仪。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通书指通读书籍,达礼指懂得礼仪规范。通书达礼形容一个人学识广博,不仅能够阅读各种书籍,还懂得礼仪规范,能够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得体、得体。
使用场景
- 通书达礼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且懂得社交礼仪的情况。可以用来夸奖学识广博的人或者形容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得体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杜周传》:“周,字通许,少好学,能书,达礼。”意思是杜周是个好学之人,通书达礼。后来,人们将“通书达礼”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学识广博,懂得礼仪规范的人。
成语结构
- 通书达礼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通书”和“达礼”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个通书达礼的人,不仅知识丰富,而且在社交场合表现得得体。2. 这位教授通书达礼,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1. 将成语拆分为“通书”和“达礼”,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2. 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本厚厚的书,一边读书一边礼貌地与他人交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通书达礼”相关的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以及经典书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通书达礼的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待人有礼貌。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他通书达礼,能够在重要场合发表得体的演讲。3. 高中生:他是个通书达礼的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并且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得体。4. 大学生:作为一个大学生,他应该通书达礼,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与人交往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