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小节
拼音bù jū xiǎo jié
含义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出处《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
典故出处
《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
近义词
不拘形迹、洒脱不拘
反义词
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英文翻译
not to stick at trifl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成语举例:此人廓达之才,不拘小节。(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拘,不能读作“jù”。
成语辨形:拘,不能写作“狗”。
成语谜面:散板
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东昏亭长虞延不注重生活小节,但敢于主持公道,将王莽的宠妾魏氏恶霸亲戚送入大牢。东汉时在富宗市长手下为官,因劝谏贪官富宗深得皇帝赏识,后为官洛阳,因其敢于执法而得罪皇帝亲戚阴氏而被迫自杀身亡。
详细解释
- 指不受琐碎细节的限制,不拘泥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能够从整体上看待问题,不被琐事所困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不受局限,思维开阔,不被琐事束缚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不拘小节的言行。
故事起源
- 《汉书·贾谊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一次,贾谊在宴会上,与其他宾客一起品酒。当酒到他面前时,他并没有拘泥于一些小节,比如酒杯的大小和形状,而是直接用手捧起酒盅喝了。这种不拘小节的举止引起了其他宾客的注意和赞赏,后来人们就用“不拘小节”来形容贾谊的豪爽和胸怀开阔。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不拘”和“小节”两个词组成,表示不受小节的限制。
例句
- 1. 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从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2. 老师讲课很风趣,不拘小节,让学生很喜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不拘小节”与贾谊的故事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贾谊在宴会上不拘小节的举止,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不拘一格”,“不拘礼节”等,加深对不拘小节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穿着而歧视他们。2. 初中生:作为一名领导,他不拘小节,能够从整体上看待问题,为大家制定了更好的计划。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我们应该不拘小节,多角度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而不是盲目追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