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独竖一帜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ùzhì

独竖一帜

拼音dú shù yī zhì

含义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同“独树一帜”。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典故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近义词

  • 独树一帜

英文翻译

  • march to a different drumm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同“独树一帜”。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成一家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独竖一帜是指在众人中独自竖立一面旗帜,表示坚守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思想、行为、原则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使用场景

  • 独竖一帜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立场,不受他人影响。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的精神。

故事起源

  • 独竖一帜的故事起源于中国的历史。据说,宋朝时期,有一个叫林则徐的官员,他在面对英国的鸦片战争时,坚决主张禁止鸦片的进口,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鸦片贸易。他的这种独立的立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被人们形容为独竖一帜。

成语结构

  • 独竖一帜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分别是“独竖”、“一”和“帜”。

例句

  • 1. 他在这个问题上独竖一帜,不受他人的意见影响。2. 这个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总是能独竖一帜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独竖一帜”这个成语与一个人在人群中独自竖起一面旗帜的形象联系起来。通过想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独立思考、坚持原则相关的成语,如“独善其身”、“独树一帜”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林则徐一样,独竖一帜,坚持自己的梦想。2. 初中生:在班级中,我希望能独竖一帜,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3. 高中生:在面对社会的时候,我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独竖一帜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拆字解意

独竖一帜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