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飘瓦
拼音xū zhōu piāo wǎ
含义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者,必无怨色。”
典故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者,必无怨色。”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成语举例:明·汤显祖《牡丹亭·谒遇》:“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实用的东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虚舟飘瓦是由虚、舟、飘、瓦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虚”指空虚、空荡;“舟”指小船;“飘”指漂浮、飘动;“瓦”指屋瓦。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出人们生活贫困、无依无靠的困境。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人们生活贫困、无依无靠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地方贫穷、荒凉的景象。
故事起源
- 虚舟飘瓦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昭王曾经问一位贤人:“何以为贵?”这位贤人回答说:“虚舟飘瓦。”他的意思是人贵在心志坚定,不因贫穷而气馁。从此,虚舟飘瓦成为了形容人们贫困却不气馁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家的生活真是虚舟飘瓦,一穷二白。2. 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保持着虚舟飘瓦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虚舟飘瓦”相似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比如“虚舟漂泊”、“飘瓦流水”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知识,例如其他描述贫困的成语,以及与贫困相关的历史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家乡很穷,很多人的生活都像虚舟飘瓦一样。初中生:贫困并不是一切,我们要像虚舟飘瓦一样,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高中生: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他的努力让他从虚舟飘瓦的生活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