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飘魄散
拼音hún piāo pò sàn
含义形容惊恐万状。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娘娘见说,魂飘魄散,急下亭抱起,紧搂在怀。”
典故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娘娘见说,魂飘魄散,急下亭抱起,紧搂在怀。”
近义词
魂飞魄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惊恐万状。
成语举例:两个儿子虽然性恶,但赵阴阳四十多年前就预测到他们的作孽,也顿时胆颤心惊,魂飘魄散。★贾平凹《妊娠》第二章二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魂飘魄散是一个用来形容人非常害怕或者惊慌失措的成语。魂指人的灵魂,飘指漂浮,魄指人的精神,散指分散。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的灵魂和精神都似乎离体了,非常恐惧或者惊慌失措。
使用场景
- 魂飘魄散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极其恐怖或者惊人的事情时的心理状态,表示极度恐慌和惊恐。可以用在描述恶梦、惊吓、惊险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中的《狐妖与董小宛》一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董小宛的女子遇到了一只狐妖,狐妖恶毒且形态可怖,董小宛被吓得魂飘魄散。
成语结构
- 主语 + 魂飘魄散
例句
- 1. 当他看到那个血淋淋的场面时,他吓得魂飘魄散。2. 她被突然闯进来的蛇吓得魂飘魄散,当场晕了过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魂飘魄散”与惊慌失措的情绪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遇到非常恐怖的事情时,灵魂和精神都离体了,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恐惧和惊慌失措相关的成语,如“惊弓之鸟”、“惊慌失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师突然生气了,他吓得魂飘魄散,不敢说话了。2. 初中生:考试时突然停电了,我们都吓得魂飘魄散,不知道该怎么办。3. 高中生:听到那个恐怖的故事后,她吓得魂飘魄散,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