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目扼腕
拼音chēn mù è wàn
含义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出处商鞅《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
典故出处
商鞅《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成语举例: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瞋目扼腕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瞋目”和“扼腕”两个词组成。瞋目指的是怒目而视,扼腕指的是用力捏住自己的手腕。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愤怒、懊恼时的神情和动作。
使用场景
- 瞋目扼腕常用于形容对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愤怒、懊恼,无法接受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不公正的待遇、无法改变的局势或者遗憾的事情感到愤怒和懊恼。
故事起源
- 瞋目扼腕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霍去病传》中。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西域与匈奴作战时,因为内部的纷争导致无法全力出击,最终战局失利。霍去病非常懊恼和愤怒,因此瞋目扼腕成为了形容他心情的词语。
成语结构
- 瞋目扼腕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瞋目和扼腕都是动词短语。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瞋目扼腕,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2.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他瞋目扼腕,决心要为自己争取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瞋目和扼腕形象地连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生气的人愤怒地瞪大眼睛,然后用力捏住自己的手腕,表示他非常愤怒和懊恼。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关于霍去病和西汉时期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瞋目扼腕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班级里有人欺负我的好朋友时,我瞋目扼腕,决定要保护他。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丢了一张答题卡,瞋目扼腕,后悔不已。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我瞋目扼腕,决心要为正义而奋斗。4. 大学生:当我看到一些人对环境破坏不负责任的行为时,我瞋目扼腕,对这种行为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