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阱下石
拼音tóu jǐng xià shí
含义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出处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典故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近义词
投井下石、落井下石
英文翻译
do harm to somebody when he is already in troub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投阱下石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时,再给他们加以陷害或困扰。它形象地比喻对已经处于困境中的人进一步施加打击或陷害,使其更加难以摆脱困境。
使用场景
- 投阱下石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时,继续对其施加打击或陷害。它可以用来描述在竞争中,某人利用对手的弱点或困境来进一步打击对手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投阱下石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据说,有一位农民在田地里设下了一个陷阱,用来捕捉盗食庄稼的野兽。一天,他发现一个小偷正打算偷走他的庄稼,于是他故意引诱小偷跌入陷阱中。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形容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再给他们加以陷害或困扰的情况。
成语结构
- 投阱下石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不诚实的商家常常在对手已经陷入困境时投阱下石,进一步打击对手。2. 他原本已经处于困境,但他的敌人还是投阱下石,使他更加难以翻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投阱下石”与一个农民在田地里设下陷阱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小偷掉入了陷阱,然后农民又向他投掷了一块石头,使他更加陷入困境。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你记住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投阱下石相关的成语,如“以逸待劳”、“画蛇添足”等。通过学习更多的成语,你可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打篮球比赛中受伤了,但对手还是投阱下石,继续加大进攻力度。2. 初中生:小红已经考试不及格了,但同学们还是投阱下石,拿她的成绩取笑。3. 高中生:小王的家庭遇到了困难,但他的朋友却投阱下石,不给予帮助。4. 大学生:小张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困境,但竞争对手还是投阱下石,试图打击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