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困马乏
拼音rén kùn mǎ fá
含义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近义词
精疲力竭、风尘仆仆
反义词
精神十足、生龙活虎
英文翻译
Men and horses were pretty well done. <The men and horses are both wea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举例:(1)这支部队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了。(2)骑兵部队战斗了一天,已是人困马乏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的疲劳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乏,不能写作“伐”。
成语谜面:激战之后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汇组成,分别是“人困”和“马乏”。其中,“人困”表示人累得困倦,无法再继续活动;“马乏”表示马疲劳到了极限,无法再行走。整个成语结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人和马都已经精疲力竭,无法再继续前进的状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长时间的劳累或者过度劳累之后,精力和体力都耗尽,无法再继续工作或者行动。可以用来形容工作繁忙的白领、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等。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楚汉相争的时期,当时项羽的大军围困了刘邦的军队,刘邦的军队长时间的战斗和困守,使得士兵们疲劳不堪,无法再继续作战。刘邦见状,便命令士兵们休息,让马匹们也休息一下。刘邦在看到马匹们也疲惫不堪时,感叹道:“人困马乏,无法再战。”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人困”和“马乏”两个词汇组成。
例句
- 1. 经过连续几天的加班,他已经人困马乏,需要好好休息一下。2. 运动员经过一场激烈的比赛后,感觉人困马乏,需要恢复体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人困马乏”形象化地记忆为一个人和一匹马都累得躺在地上,无法再继续前进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例如“疲惫不堪”、“精疲力竭”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下午的运动会太累了,我回到家后人困马乏,直接睡着了。2. 初中生:考试前夜熬夜复习,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感觉人困马乏,无法集中注意力。3. 高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备战,参加高考后的我感觉人困马乏,需要好好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