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诞风流
拼音fàng dàn fēng liú
含义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典故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近义词
放诞不拘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
成语举例:花史年少,放诞风流,既为情死,眉黛间常有恨色。★清·尤侗《瑶宫花史小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受约束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放诞指放纵,放荡指放肆。风流指行为放荡不羁,不拘于礼法。放诞风流形容人放纵放荡,不拘束、不受约束的生活态度。常用来形容纨绔子弟、放荡不羁的人。
使用场景
- 放诞风流一般用于贬义,多用来批评那些放纵、放荡不羁、不拘于礼法的人。
故事起源
- 放诞风流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子夏为士师,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曰:‘请尝言之。’曰:‘君子,居易则荒,动易则威。’曰:‘唯。”其中的“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意为放纵放荡之人,就像斗筲中的小人物,不值得一提。
成语结构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例句
- 1. 这个年轻人放诞风流,毫无责任心。2. 他的放诞风流行为引起了众人的非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放诞风流”拆分为“放诞”和“风流”,然后联想放纵、放荡不羁的人在风中自由飘荡。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放荡不羁”、“纨绔子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放诞风流行为不被老师和家长所认可。2. 初中生:我们应该远离那些放诞风流的人,以免受到影响。3. 高中生:他因为放诞风流的生活态度而被人指责。4. 大学生:他过去是个放诞风流的人,但现在已经改过自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