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改恶向善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ièxiàngshàn

改恶向善

拼音gǎi è xiàng shàn

含义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出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典故出处

  •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近义词

  • 改恶从善

反义词

  • 死不悔改

英文翻译

  • remove the evil and follow the good <go straigh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成语举例:季羡林《老猫》:“到了暮年就改恶向善,虎子的脾气大大地改变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做好人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改恶向善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改”、“恶”、“向”和“善”。其中,“改”表示改正,改变;“恶”表示恶劣、不好的行为;“向”表示朝着;“善”表示善良、好的行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改正自己的恶习,转而行善。

使用场景

  • 改恶向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面对错误或者恶习时,能够意识到问题并主动改正,转而追求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上的积极转变,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改正错误,追求善良。

故事起源

  • 改恶向善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故事中,主父偃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贵族,他原本是一个傲慢自大、残暴无道的人。后来,主父偃得知自己的恶行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和反感,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他开始虚心向善,改正自己的恶习,并且积极帮助百姓,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个故事成为了“改恶向善”这个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 改恶向善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动词“改”和名词“恶”、“向”、“善”组成。

例句

  • 1. 他改恶向善,现在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下定决心,每个人都能改恶向善。3. 她以前行为不端,但现在她已经改恶向善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原本走在一条黑暗的道路上,但是他决定转身改变自己的方向,朝着光明的方向走去,最终实现了改恶向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相关的成语,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德报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改恶向善,不欺负同学,做一个好孩子。2.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改恶向善,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3. 高中生: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恶向善,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改恶向善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