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意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含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出处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典故出处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近义词
辞严谊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辞严意正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辞”、“严”、“意”和“正”四个字组成。其中,“辞”表示言辞、语言;“严”表示严肃、庄重;“意”表示意义、含义;“正”表示正当、公正。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言辞严肃庄重,表达的意义准确,没有偏差,非常得体和恰当。
使用场景
- 辞严意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的语言风格。在正式的场合或者对待重要事务时,使用辞严意正的言辞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庄重和专业性。此外,辞严意正也可以用来要求他人在言辞表达时更加准确、恰当和明确。
故事起源
- 辞严意正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它是由两个独立的成语“辞严”和“意正”组合而成。辞严和意正都是古代的成语,形容人的言辞和意义都非常准确和恰当。
成语结构
- 辞严意正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词组。
例句
- 1. 他的演讲辞严意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篇文章辞严意正,展现了作者的深厚学识和严谨态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辞严意正的四个字分开记忆,然后再组合起来。可以将“辞”和“严”联想到庄重严肃的言辞,将“意”和“正”联想到准确恰当的意义,从而记住整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成语时,可以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等,这些成语都有关于言辞和行为的含义,可以拓展学习成语的广度和深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说辞严意正的话,不要乱说话。2. 初中生:在面试时,要用辞严意正的方式回答面试官的问题。3. 高中生:写作文时,要用辞严意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含糊不清。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要用辞严意正的论证方式,确保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