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刻篆
拼音diāo chóng kè zhuàn
含义比喻词章小技。同“雕虫篆刻”。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典故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近义词
雕虫薄技、雕虫末伎、雕虫小技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词章小技。同“雕虫篆刻”。
成语举例:明·高濂《玉簪记·下第》:“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雕虫刻篆原指刻虫蚁篆,形容人做事过于拘泥小节,追求细微的完美而不顾大局。后来扩展为形容人过于追求细节,不顾整体大局,缺乏大局观念和眼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追求琐碎细节而忽略整体大局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过分追求完美而不顾实际情况的人。
故事起源
- 雕虫刻篆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穷也,溪源为之竭;木之穷也,腐败为之灭;人之穷也,诗书为之绝。”其中“人之穷也,诗书为之绝”意为人过于追求细节和完美,反而会失去大局和整体的视野。
成语结构
- 雕虫刻篆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雕虫”和“刻篆”分别表示雕刻小虫和刻制篆刻,通过这两个词语的组合,形象地表达了人过于追求细节而忽略整体的意思。
例句
- 1. 他太雕虫刻篆了,总是把时间浪费在琐碎的事情上。2. 在工作中,要注意不要陷入雕虫刻篆的境地,应该注重整体规划和大局思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雕虫刻篆”想象成一个人专注地在雕刻小虫和刻制篆刻,而忽略了周围的大局。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不见棺材不落泪”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写作文特别雕虫刻篆,总是纠结于每一个字的书写。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不要雕虫刻篆,要注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3. 高中生:我们应该放下雕虫刻篆的心态,多关注社会问题和大局发展。4. 大学生:在创业中,不能只顾雕虫刻篆,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全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