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抹角
拼音guǎi wān mò jiǎo
含义抹角:挨墙角绕过。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变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典故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变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近义词
转弯抹角、曲里拐弯
反义词
直截了当、平坦通途
英文翻译
talk in a roundabout wa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抹角:挨墙角绕过。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成语举例: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不直截了当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抹,不能读作“mǒ”。
成语辨形:抹,不能写作“沫”。
成语辨析:拐弯抹角和“旁敲侧击”;都有“绕弯子”的意思。但拐弯抹角指说话不爽快;绕弯子;“旁敲侧击”指不从正面点明;而从侧面曲折地进行;多用于讽刺和抨击。
成语谜面:不走直路
歇后语:水烟袋灌铅
详细解释
- 拐弯抹角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于形容人在表达意图或观点时,不直接、不坦率,而是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这种方式常常是为了避免直接冲突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使用场景
- 拐弯抹角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特别是在涉及敏感话题、争议性观点或需要保持友好关系的场合。例如,在商务谈判中,人们可能会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要求,以避免直接冲突;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也常常会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维持和谐的关系。
故事起源
- 关于拐弯抹角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它的意思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避免冲突和争议。
成语结构
- 拐弯抹角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拐”表示转弯、绕过,表示迂回;“弯”表示弯曲、曲折,表示绕道;“抹角”表示避开、避免,表示回避。整个成语通过这三个词汇的组合,形象地描述了迂回曲折、避开直接表达的方式。
例句
- 1. 他总是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少直接说出来。2. 在这个敏感的话题上,她拐弯抹角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避免引起争议。3. 这位政治家擅长拐弯抹角地回答问题,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意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拐弯抹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条弯曲的道路上走着,突然看到一个拐角,但你却选择绕过这个拐角,而是选择继续走弯曲的道路。这样的情景可以帮助你记忆拐弯抹角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拐弯抹角相关的成语,如“绕弯子”、“拐弯抹角”等。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表达方式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含蓄”等,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不让老师知道他没做作业,拐弯抹角地编了一个借口。2. 初中生:为了避免与同学争吵,他拐弯抹角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为了不得罪任何人,他总是拐弯抹角地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