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守正不桡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ǒuzhèngráo

守正不桡

拼音shǒu zhèng bù ráo

含义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典故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近义词

  • 守正不挠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守正不桡是一个典故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其中“守正”指坚守正确的道义和原则,“不桡”表示不偏离或不违背。这个成语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正道,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影响。

使用场景

  • 守正不桡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坚定地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道义,不轻易妥协。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和劝诫人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1年,晋国的襄公去世后,由于他的儿子宁公年幼,襄公的弟弟士鞅代理国政。然而士鞅却贪图权力,开始违背王室的旨意,妄自尊大。当时,晋国有一个叫做晏子的贤臣,他劝告士鞅要守正不桡,但士鞅并不听从。最终,士鞅的傲慢和违背王室的行为导致晋国陷入混乱,最终被其他诸侯国所灭。

成语结构

  • 守正不桡是由“守正”和“不桡”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守正”表示坚守正道,不偏离;“不桡”表示不偏离或不违背。

例句

  • 1. 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我们要守正不桡,坚持自己的原则。2.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守正不桡,不受贪污和腐败的影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守正不桡”与坚守正道和不偏离原则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坚定地守正不偏离,不被旁边的弯曲小路所吸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成语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守口如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守正不桡,不抄袭同学的作业。2. 初中生:我们要守正不桡,不参与欺凌同学的行为。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守正不桡,坚持自己的信念。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守正不桡,不参与违法活动。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要守正不桡,坚持诚信和道德原则。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守正不桡”。

拆字解意

守正不桡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