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含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典故出处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近义词
暮鼓晨钟
英文翻译
the matin bells and vesper drums--daily call to religious lif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举例: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 欧阳修《庐山高》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详细解释
- 晨钟暮鼓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晨钟指的是早晨敲钟的声音,暮鼓指的是傍晚敲鼓的声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社会或一个地方的安定和平静,没有战争、动乱或其他干扰。
使用场景
- 晨钟暮鼓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或一个家庭的安定和平静。它可以用于描述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争、动乱或其他干扰的状态,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故事起源
- 晨钟暮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文中描述了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平静,没有战争和动乱,只有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用来形容社会的安宁和平静。
成语结构
- 晨钟暮鼓由两个词语组成,晨钟和暮鼓,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城市没有战争和动乱,每天都是晨钟暮鼓的生活。2. 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争吵和纷争,只有晨钟暮鼓的和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早晨敲钟的声音和傍晚敲鼓的声音,将其与安定和平静的状态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和平、安定相关的成语,例如“夜不闭户”、“百废待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每天早上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我知道城市很安全。2. 初中生:希望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能像晨钟暮鼓一样和平安定。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应该珍惜晨钟暮鼓的生活,为和平努力奋斗。4. 大学生:晨钟暮鼓是一个社会的基石,我们应该为它的继续存在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