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
拼音gāo fēng liàng jié
含义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典故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近义词
高风峻节
反义词
卑鄙无耻、卑鄙龌龊
英文翻译
high and upright charac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成语举例: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道德和行为很高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节,不能读作“jiě”。
成语辨形:风,不能写作“丰”。
成语谜面:竹林里挂灯笼
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即位,想与汉朝改善关系。汉武帝派苏武作为使节访问匈奴,由于匈奴内部变故,单于扣押了苏武,百般折磨他,让降将张胜、李陵来劝降他,苏武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誓死不降,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详细解释
- 高风亮节一词由“高风”和“亮节”两个词组成。“高风”表示高尚、正直的品质,“亮节”表示明亮、光明的节日。结合起来,高风亮节形容一个人在道德、品德以及行为举止方面表现出高尚、正直的品质。
使用场景
- 高风亮节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风范,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没有高尚的品德。
故事起源
- 关于高风亮节的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重视。
成语结构
- 高风亮节是由两个词组成的,都是形容词,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以高风亮节的形象示人,深受大家的尊敬。2. 她的高风亮节让人们感到钦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风吹得衣袂飘扬,同时身上散发出明亮的光芒,象征着这个人的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忠诚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有高风亮节的人,不说谎、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树立高风亮节的形象,不偷窃、不作弊。3. 高中生:大家都应该以高风亮节的态度对待考试,不抄袭、不传播答案。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高风亮节的品质面对挑战,不参与违法活动。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保持高风亮节的品质,不贪污、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