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挈领
拼音tí gāng qiè lǐng
含义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典故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近义词
纲举目张、一针见血
反义词
不得要领、言不及义
英文翻译
sum up the mat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成语举例:因此便想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法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挈,不能读作“xié”。
成语辨形:提,不能写作“题”。
成语辨析:提纲挈领与“主次分明”区别在于:提纲挈领指抓住事物的概况或要领;“主次分明”是指事物的重点部分和次要部分都非常清晰。
详细解释
- 提纲挈领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的“提纲”指的是文章、演讲或计划的大纲,而“挈领”则是指“扯住领子”,引申为“带领”。整个成语意指将文章、演讲或计划等内容条理清楚地安排好,使其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使用场景
- 提纲挈领常用于形容写作、演讲或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撰写文章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演讲时,能够将观点有条不紊地阐述出来;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制定计划时,将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
故事起源
- 关于提纲挈领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根据历史记载,提纲挈领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明代杨慎《答杨士奇书》:“直取大义,提纲挈领,终无愧恧。”这表明提纲挈领在明代已经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提纲挈领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提”、“纲”、“挈”和“领”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提纲挈领,让人听得非常明白。2.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好,提纲挈领,条理清晰。3. 这个计划提纲挈领,安排得井然有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扯住自己的领子,表示带领、引导的意思,而提纲则可以想象成一张纸上的大纲,表示条理清晰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提纲挈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总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我们很容易理解。2. 初中生:写作文时,我会先列提纲,再挈领而写,这样文章结构更清晰。3. 高中生:在演讲比赛中,他的发言提纲挈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制定项目计划时,我们需要提纲挈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提纲挈领”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