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道不举遗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

道不举遗

拼音dào bù jǔ yí

含义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典故出处

  • 《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近义词

  • 道不掇遗、道不拾遗

英文翻译

  • No one would pick up in the steet things dropped by other peopl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成语举例: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明·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道,指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举,指没有任何遗漏或过失;遗,指留下的痕迹或疏忽。成语“道不举遗”形容一个人的品德行为无可挑剔,没有任何过错或疏忽。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没有任何过失或遗漏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无懈可击,没有任何疏漏。

故事起源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贾生的人,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非常受人尊敬。有一次,楚王派人去搜查贾生家中,但是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指责他的东西。于是,人们就用“道不举遗”来形容贾生的品德高尚,行为无可挑剔。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宾语

例句

  • 1. 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道不举遗。2. 这个团队的工作非常细致,道不举遗。3. 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道不举遗。

记忆技巧

  • 将“道不举遗”分解成“道”、“不”、“举”、“遗”四个字,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例如,将“道”想象成一条正直的道路,将“不”想象成一个红色的叉号表示没有,将“举”想象成举起的手表示举起来,将“遗”想象成一个遗漏的痕迹。通过将这些形象联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道德、品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道貌岸然”、“品行端正”等。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来了解更多关于道德修养和品德高尚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道不举遗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发挥表率作用,做到道不举遗。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做到道不举遗。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做到道不举遗。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追求道不举遗的品德修养。

拆字解意

道不举遗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