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刳胎焚夭在词典中的解释
tāifényāo

刳胎焚夭

拼音kū tāi fén yāo

含义剖挖母胎,残害幼体。指凶残不义。

出处《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典故出处

  • 《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近义词

  • 刳胎杀夭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剖挖母胎,残害幼体。指凶残不义。
    成语举例:臣闻之,有巢毁卵,而凤凰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战国策·赵策四》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残暴的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刳胎焚夭的字面意思是“切开胎儿,焚烧夭折”。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行为极其残忍、凶恶,比喻残害无辜、凶残残忍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刳胎焚夭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一般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者讽刺言辞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极其残忍、凶恶。

故事起源

  • 刳胎焚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段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燕昭王嗜杀成性,为了满足他的残忍欲望,他经常命令手下的官员将婴儿刳胎焚夭。这种残忍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后来成为了一个被人们广泛传颂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刳胎焚夭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刳胎”指切开胎儿,“焚夭”指焚烧夭折。

例句

  • 1. 这个凶手残忍至极,他的行为简直像刳胎焚夭一般。2.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刳胎焚夭的残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刳胎焚夭这个成语的字义进行联想,刳胎可联想到切开胎儿的残忍行为,而焚夭可联想到焚烧夭折的婴儿。可以通过联想这个残忍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残忍行为对于理解刳胎焚夭这个成语的意义很有帮助。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残忍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杀鸡取卵”、“割席断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残忍行为简直像刳胎焚夭一样,太可怕了!2. 初中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任何刳胎焚夭的行为,保护婴儿的生命。3. 高中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刳胎焚夭这种残忍行为是人类文明的败坏。4. 大学生及以上: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关注并制止任何形式的刳胎焚夭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拆字解意

刳胎焚夭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