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拼音máo cí bù jiǎn, cǎi chuán bù zhuó
含义指官员清廉公正,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出处
词语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cǎi chuán bù zhuó
详细解释
- 茅茨,指茅草屋顶;不翦,不剪;采椽,指采取木材做椽子;不斫,不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官员不剪修自己的茅草屋顶,也不砍伐树木来做椽子,表达了官员廉洁自守、不贪污受贿的精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廉洁自守、不贪污受贿的品德,也可用于赞美任何人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南史·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九》:“时会稽太守刘湛,守宰慎密,茅茨不翦。王愿得其剩,乃剪之。湛曰:‘君宜躬行,勿为我剪。’”刘湛担任会稽太守时,他的茅草屋顶没有修剪过,王愿意帮他剪剩下的,但刘湛却告诉他应该自己去剪。这个故事成为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前两个字表示不剪修茅草屋顶,后两个字表示不砍伐树木做椽子。
例句
- 1. 他一直秉持着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的原则,从不接受贿赂。2. 这位官员以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茅草屋顶上的茅茨和木椽子,想象官员坚守廉洁的原则,不去剪修茅草屋顶,也不去砍伐树木。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廉洁作风和清廉政治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官员,他一直遵守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的原则。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廉洁自守,一直坚持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的作风。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以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的精神榜样来带领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