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头鬼脑
拼音guǐ tóu guǐ nǎo
含义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的姊夫姊姊好。”
典故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的姊夫姊姊好。”
近义词
鬼鬼祟祟、鬼头滑脑
反义词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英文翻译
furtiv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成语举例:他那鬼头鬼脑的样子,令人十分讨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脑,不能读作“náo”。
成语辨形:脑,不能写作“恼”。
成语辨析:鬼头鬼脑和“鬼鬼祟祟”;都可形容人的行为不正当;偷偷摸摸的样子。但鬼头鬼脑可形容长相;“鬼鬼祟祟”不能;“鬼鬼祟祟”可指不易察觉的行为;鬼头鬼脑不能。
成语谜面:阎王
歇后语:土地爷理发
详细解释
- 鬼头鬼脑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滑稽可笑,表情反常。鬼头指的是鬼的头部特征,而鬼脑则指的是鬼的脑袋,由于鬼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滑稽可笑的样子,因此鬼头鬼脑也成为了形容人滑稽可笑的词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举止滑稽可笑,或者形容某种情景令人感到滑稽可笑。
故事起源
- 关于鬼头鬼脑成语的起源并无具体的传说或故事,但鬼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滑稽可笑的象征,因此形容人行为举止滑稽可笑的成语中常常出现鬼的形象。
成语结构
- 鬼头鬼脑由两个相同的词语组成,形成了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
例句
- 1. 他穿着一身花哨的衣服,鬼头鬼脑地走进了会议室。2. 孩子们看到小丑表演的时候都笑得鬼头鬼脑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鬼的形象和滑稽可笑的表情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鬼头鬼脑的人,行动滑稽可笑,会让你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鬼相关的成语,如鬼鬼祟祟、鬼使神差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穿着奇怪的衣服,走路的样子鬼头鬼脑的。初中生:他在讲笑话的时候总是鬼头鬼脑的,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高中生:他在台上的表演太鬼头鬼脑了,观众们都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