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拼音dé rén zhě chāng, shī rén zhě wáng
含义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出处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典故出处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英文翻译
He who wins popular support will prosper,he who loses it will fai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成语举例:作为执政党应该要明白“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统治者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才对于一个组织或国家的重要性。一个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组织或国家将会繁荣昌盛,而失去人才的组织或国家将会走向失败和衰落。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企业、政府或国家的人才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它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得人者昌”和“失人者亡”,通过对比来强调人才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影响。
例句
- 1. 这家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因此得人者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 那个国家没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留住,结果失人者亡,经济陷入了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才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变得繁荣昌盛;而另一个地方失去了人才,变得一片荒芜。
延伸学习
- 了解人才的重要性和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校的老师非常好,他们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得人者昌。2. 初中生:一支足球队如果没有优秀的球员,就很难取得胜利,这就是得人者昌的道理。3. 高中生:大学录取的学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因为大学知道得人者昌,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推动学校的进步。4. 大学生:我在实习的公司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事,他们的能力非常出色,公司因此得人者昌。5. 成年人:在职场上,一个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公司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就是得人者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