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聋犬
拼音dǎo lóng quǎ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导聋犬是一种特种工作犬,它主要为有听力障碍的人士服务。一条导聋犬价格大约为3万美金。
导聋犬-来源
导聋犬
导聋犬大多来自流浪动物收容中心。虽然从吉娃娃到德国牧羊犬都能被训练成导聋犬,但导聋犬必须具有某些特质以胜任“工作”,如对声音好奇、非常自信、活泼等。这些略显烦人的特质往往正是它们被原来主人抛弃的原因。缺点即长处,这些“缺点”正是导聋犬需要具备的特质。
导聋犬-用途
导聋犬不仅能提醒主人掉了车钥匙,还能在社交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听力障碍并非看得见的缺陷,外人往往搞不懂为什么叫你名字时你不理不睬,这给听力障碍人士社交带来麻烦。有一条导聋犬能让周围的人意识到它的主人在听力上有困难。对听障人士而言,导聋犬的陪伴让他们拥有更多自由和独立性。
和导盲犬相比,导聋犬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不需要主人发出指令才工作。虽然电话铃响时主人无动于衷,导聋犬能主动将主人带到电话旁,提醒主人接电话。
导聋犬-个性
导聋犬必须具有某些特质以胜任“工作”,如对声音好奇、非常自信、活泼等。它们极度活跃、任性,还有强迫症行为。
导聋犬-训练
要成为一条合格的导聋犬并不容易。它们需要在培训中心训练8个月,要能对至少8种紧急声音作出迅速反应,比如汽车喇叭声,热水烧开的声音,敲门声音,电话声等等。导聋犬听到这些声音会拍拍主人,主人发生危险时,它们还能帮忙叫人。这种具备自觉性和对声音反应能力的导聋犬在每千只犬中只有一到两只。
目前只有美国、英国、韩国等少数国家设有导聋犬培训机构。2008年09月11日,三星公司与北京联合大学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在中国建立一个导聋犬训练基地。
基本含义
- 指引聋子的狗,比喻为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一位聋哑人,他的狗能够理解主人的手势,并为主人指引方向。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引申为“导聋犬”,用来比喻为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的人,特别是在困难或需要指引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形容老师、导师、领导等对学生、学员或下属进行指导和帮助的角色。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的聋哑人和他的狗展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场景,被人们引申为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导”、“聋”和“犬”。
例句
- 1. 老师是我们的导聋犬,总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2. 领导是团队的导聋犬,总能为大家指引方向,带领大家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的每个字拆分,分别记忆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再结合故事起源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和用法,可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就像是我的导聋犬,总是帮助我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老师就像是我的导聋犬,耐心地给我指导和解答疑惑。高中生:班主任是我们的导聋犬,帮助我们规划未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导师是我的导聋犬,为我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成年人:在职场中,领导就像是导聋犬,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