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大琴在词典中的解释
qín

大琴

拼音dà qín

注音ㄉㄚˋ ㄑ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的一种琴。《尔雅·释乐》:“大琴谓之离。” 郭璞 注:“或曰琴大者二十七弦,未详长短。”或说二十弦。见 郝懿行 义疏。 明 何景明 《赠向先生序》:“故曰玉磬必击,大琴必张,嘉肴必食。”

基本含义

  • 指的是琴弦很大的一种乐器,比喻声音宏亮、嘹亮。

详细解释

  • 大琴是一种具有古老历史的乐器,琴弦较粗,发出的声音音量较大,音质宏亮、嘹亮。成语“大琴”借用了这个乐器的特点,用来形容声音宏亮、洪亮。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声音宏亮、洪亮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歌声、演讲声等。

故事起源

  • 成语“大琴”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大琴噣而不和,小琴和而不噣。”其中的“大琴”指的是琴弦较粗的乐器,用来比喻声音宏亮、嘹亮。后来成语“大琴”就广泛应用于描述声音的特点。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歌声像大琴一样宏亮动听。2. 演讲者的声音如同大琴一般洪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大琴的声音与宏亮、嘹亮的声音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自己在听到大琴的声音时,感受到了它的音量和音质。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一曲千古”、“琴瑟和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声音像大琴一样宏亮,我们都能听得很清楚。2. 初中生:他的歌声如同大琴一般洪亮,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3. 高中生:演讲者的声音宛如大琴一般嘹亮,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拆字解意

大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