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郭隗台在词典中的解释
guōwěitái

郭隗台

拼音guō wěi tái

注音ㄍㄨㄛ ㄨㄟˇ ㄊ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燕昭王为招贤强国,于 易水 东南筑台,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旁有“小金臺”,相传即“郭隗臺”。于是四方贤良,争趋归 燕 。后因以“郭隗臺”指招良纳贤之处。 闽 徐夤 《草》诗:“ 燕昭 没后多卿士,千载流芳 郭隗臺 。” 前蜀 贯休 《陈情献蜀皇帝》诗:“自惭林藪龙鐘者,亦得亲登 郭隗臺 。” 清 孙致弥 《感旧示魏禹平》诗:“ 郭隗臺 荒荆棘里,茫茫棖触恨难胜。”

基本含义

  • 指人在某一领域或职位上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最终导致其受到排挤或辞职。

详细解释

  • 郭隗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大臣,他为人聪明才智过人,深受齐国君主的宠信。齐国的其他大臣对郭隗嫉妒不已,于是他们共同设计将郭隗陷害,使他受到排挤。最终,郭隗选择辞去官职,离开了齐国。

使用场景

  • 在形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职位上因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而受到排挤或辞职的情况时,可以使用“郭隗台”。

故事起源

  • 该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讲述了郭隗因为引起他人的嫉妒而受到排挤的遭遇。

成语结构

  • 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郭隗”和“台”。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太出色了,引起了其他同事的嫉妒和不满,最终被郭隗台。2. 那位政治家因为在党内太有影响力,被一些党内人士联手排挤,最后也不得不郭隗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郭隗台”与“郭隗被排挤”联系起来,通过想象郭隗因引起他人嫉妒而受到排挤的情景,来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韩信点兵”、“项庄舞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的成绩太好了,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嫉妒,最后他被郭隗台。2. 初中生:她在学校的艺术团非常出色,却因为引起其他成员的嫉妒而被排挤,最后也不得不郭隗台。3. 高中生:他在学校的学术竞赛中连续获奖,引起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不满,最终他选择辞去学校的竞赛队,郭隗台了。

拆字解意

郭隗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