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丧
拼音quē sàng
注音ㄑㄩㄝ ㄙ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缺失。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诗人之风,顿已缺丧。”
基本含义
- 形容某人的品质或能力非常低下,缺乏素质或修养。
详细解释
- 缺丧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缺”和“丧”两个字组成。其中,“缺”表示缺少、不足,而“丧”表示失去、丧失。合在一起,表示某人缺乏素质或修养,品质或能力非常低下。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品质或能力非常差,缺乏素质或修养。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不得体、言行失礼、无礼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晋书·嵇康传》中有一则故事,嵇康是晋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有一次,他和一位官员一起参观某地的名胜古迹,嵇康仔细观察,欣赏之余,还能谈论出自己的见解。而那位官员却只顾着玩乐,无心欣赏,也不懂得欣赏。后来,这位官员被人评价为“缺丧”,意思就是他在品味和欣赏方面缺乏修养。
成语结构
- 缺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缺丧,完全没有教养。2. 这个人的品德真是缺丧到了极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缺丧”想象成一个人缺少了修养和素质,行为举止非常低下。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很缺丧,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他的品德缺丧,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3. 高中生:她的言行举止缺丧,完全没有家教。4. 大学生:他的素质真是缺丧,完全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缺丧”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