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苟且
拼音yīn xún gǒu qiě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只图苟且度日。
详细解释
- 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不思进取,只求苟且应付,缺乏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只图安逸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庄公使郈赞晋,晋侯问齐国之政,曰:‘何如?’郈对曰:‘因循苟且。’晋侯曰:‘苟则何如?’郈对曰:‘苟则无能为矣。’”这个故事中,郈赞晋国的政策时,用“因循苟且”来形容齐国的政治态度。
成语结构
- 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因循”、“苟且”。
例句
- 1. 他总是因循苟且,从不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2. 这个公司因循苟且,没有及时调整市场策略,结果陷入了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因循苟且”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只图安逸的人或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因循苟且”相关的成语,如“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循苟且,从不做作业,成绩一直很差。2. 初中生:一些同学因循苟且,没有认真备考,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不能因循苟且,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进取心,不能因循苟且,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