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鱼俎在词典中的解释

鱼俎

拼音yú zǔ

注音ㄧㄩˊ ㄗ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祭祀时盛鱼牲的器具。《仪礼·少牢馈食礼》:“妇赞者执敦稷以授主妇,主妇兴受,坐设于鱼俎南。”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鱼肉的器皿,比喻有权势的人或机构。

详细解释

  • 鱼俎,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鱼肉的器皿,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尊贵。成语“鱼俎”比喻有权势的人或机构,也可以表示权威机构的制度和规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权势的人或机构,也可以用来指代权威机构的制度和规范。可以用于正面或负面的语境中。

故事起源

  • 成语“鱼俎”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鱼盐之士,不可与议政。”原意是说不值得和只懂得吃喝玩乐的人共同讨论政治。后来演变为指权威机构或有权势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表示有权势的人或机构。

例句

  • 1.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当地的鱼俎,他的话语具有很大的权威性。2. 这个机构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符合鱼俎的标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古代祭祀时,鱼肉被摆放在鱼俎上,代表着一种权威和尊贵。通过想象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祭祀仪式及礼仪的知识,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权力和权威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就像是鱼俎一样,他的话我们都会听。2. 初中生:这个政府部门就是鱼俎,他们制定的规定我们必须遵守。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CEO就是鱼俎,他的决策对整个公司都有很大的影响。4.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就是鱼俎,他的决策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

拆字解意

鱼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