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耆昧在词典中的解释
mèi

耆昧

拼音qí mèi

注音ㄑㄧˊ ㄇ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致昧,使之至于昏乱。《左传·宣公十二年》:“《汋》曰:‘於鑠王师,遵养时晦。’耆昧也。” 杜预 注:“耆,致也,致讨於昧也。” 孔颖达 疏:“致讨於昧者,言养之使昧,然后可讨之。”

基本含义

  • 指年老无知,智识贫乏。

详细解释

  • 耆昧是由“耆”和“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耆”表示年老,指年纪大;“昧”表示无知,指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楚。耆昧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年老的人智识贫乏,对事物的了解不够清楚和准确。

使用场景

  • 耆昧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年纪大而无知的人,也可用来批评某些人对知识的不重视或不努力学习的态度。在日常生活和教育环境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不管年纪大小都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故事起源

  • 耆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孙丑上》。故事中,孟子与公孙丑进行了一次辩论,孟子以深厚的学问和智慧击败了公孙丑。后来,孟子对公孙丑说:“夫子年耆而昧。”意思是说公孙丑虽然年纪大,但是对事物的认识却很不清楚。从此,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年老无知的人。

成语结构

  • Subject + 耆昧

例句

  • 1. 这个老人耆昧,对现代科技一窍不通。2. 年纪再大,也不能因为耆昧而放弃学习。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耆”和“昧”两个字分别与“年老”和“无知”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成语进行对比,例如“耄耋之年”和“明知故犯”,来帮助记忆耆昧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知识和智慧相关的成语,例如“温故知新”和“博学多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奶奶虽然年纪大,但是她不耆昧,经常给我讲一些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我不想成为一个耆昧之人,所以每天都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3. 高中生:年纪再大也不能因为耆昧而放弃追求更高的学问和智慧。

拆字解意

耆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