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书信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xìn

书信

拼音shū xìn

注音ㄕㄨ ㄒ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信,口语和书面语都用。
    [构成]
    并列式:书+信
    [例句]
    书信往来。(作主语)书信格式。(作定语)
    [同义]
    书简

近义词

  • 函牍、信札、尺书、尺素、书翰、文牍、尺牍、尺简、书函、书柬、书简、书札、书牍、翰札、简牍、信件、竹简、手札、函件

反义词

  • 口信

英文翻译

  • 1.letter; written message

详细解释

  • ◎ 书信 shūxìn
    [letter] 信
    常有书信往来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晋书·陆机传》:“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 渡,乞白服相见。”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 王驾 《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鎸‘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 芸 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 《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基本含义

  • 指书信往来,传递信息或交流思想的方式。

详细解释

  • 书信是一种书写的文化传媒工具,通过文字将信息传递给他人。成语“书信”比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方式。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人们通过书信沟通交流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其他交流方式。

故事起源

  • 成语“书信”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齐人书信,不苟言笑。”意思是齐国的人写信时非常谨慎,不随意嬉笑。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申为交流思想的方式。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们通过书信保持联系。2. 我们应该多用书信来交流思想。3. 这封书信传递了他的真挚感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书信”:关联记忆:将“书信”与书写、信息传递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创造联想:可以想象自己收到一封重要的书信,通过阅读这封书信来获取重要信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书信的知识,包括书信的格式、写作技巧、邮件和电子邮件的使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昨天写了一封书信给爸爸,告诉他我在学校的新鲜事。初中生:我们班级通过书信与美国的学生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高中生:在互联网时代,书信不再是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书信表达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