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律
拼音jīn lǜ
注音ㄐㄧㄣ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1). 金 代的法典。 金熙宗 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 章宗 泰和 二年(公元1202年)颁行《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是 金 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传。《元史·刑法志一》:“元兴,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断理狱讼,循用 金 律,颇伤严刻。”
(2).指黄金分割。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 茅盾 《幻灭》一:“你不能指出 静女士 面庞上身体上的那一部分是如何的合于 希腊 的美的金律。”
基本含义
- 指最重要的法则、原则或规定。
详细解释
- 金律是由“金”和“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金指金子,律指法规。金律原指金子的法则,后来引申为最重要的法则或原则。它强调了一种普遍适用的准则,是人们在行为和思维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
使用场景
- 金律常用于强调某种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用以教育人们遵守公平、公正、诚信等原则。它可以用来引导人们在处理各种情况下正确的行为和决策,以及提醒人们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故事起源
- 金律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由孔子提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做我们不愿意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金律,成为普遍适用的准则。
成语结构
- 金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商业交往中,遵守金律是非常重要的。2. 我们应该牢记金律,对待他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金律。可以想象自己手上拿着一块金子,而这块金子代表着最重要的法则或原则,需要我们时刻铭记。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金律的含义和重要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金律相关的成语,如“守法如山”、“忠诚义气”等,以加深对金律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金律,不欺负同学,友善相处。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遵守金律,不抄袭他人的作业。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遵守金律,不作弊,保持诚信。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遵守金律,公平分配任务和贡献。5. 成年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遵守金律,对待他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