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家分晋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jiāfēnjìn

三家分晋

拼音sān jiā fēn jìn

注音ㄙㄢ ㄐㄧㄚ ㄈㄣ ㄐ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基本含义

  • 指三个家庭分别占据晋国的三个区域,形容国家分裂。

详细解释

  • 三家分晋出自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晋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当时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由三个大家族掌控。这三个家族分别是赵氏、韩氏和魏氏。他们之间相互争斗,最终导致晋国分裂成三个部分,从而使得晋国的实力大大削弱。因此,三家分晋成了一个形容国家分裂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团体、组织或国家内部的分裂和争斗。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公司或团队内部的分裂和内讧。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记载于《史记·晋世家》。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别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国家正处于三家分晋的状态,内部争斗不断,国力大大减弱。2. 公司内部的三家分晋导致了团队的瓦解和业绩的下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三个家族的姓氏和晋国的名字进行联想,赵氏、韩氏和魏氏分别占据晋国的三个区域,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四分五裂”、“三足鼎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里的同学之间经常争吵,就像三家分晋一样。2. 初中生:历史书上讲到过晋国的三家分晋,导致了晋国的衰落。3. 高中生:政治课上老师用三家分晋来形容一个国家内部的分裂和争斗。4. 大学生:这个公司内部的三家分晋使得团队合作变得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