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惭谷愧
拼音lín cán gǔ kuì
注音ㄌㄧㄣˊ ㄘㄢˊ ㄍㄨˇ ㄎ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南朝 齐 周颙 ,初隐于 钟山 ,后改节出仕, 孔稚珪 写了《北山移文》讽刺他。文章说,对于 周 的这种行为,“林惭无尽,涧愧不歇”。后遂以“林惭谷愧”为典,谓对改节出仕者林谷也为之惭愧。 明 章懋 《与谢方石鸣治书》之四:“衰朽无能,忝窃非据,自知弗堪,深以负乘为愧,再疏辞免,满期必得所请,詎意成命莫回,不容辞避,兹不获已,强颜復出,林惭谷愧甚矣。”
基本含义
- 形容自己的能力、水平或品德等不如别人,感到非常惭愧和羞耻。
详细解释
- 林惭谷愧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分别是“林下风度”和“谷中仁义”。林下风度指的是在林子里行走时要保持风度,不损坏树木和植被;谷中仁义指的是在谷地之间行走时要保持仁义,不伤害谷地里的庄稼和农田。将这两个成语合并后,形成了林惭谷愧这个成语,表示自己的能力、水平或品德等不如别人,感到非常惭愧和羞耻。
使用场景
- 林惭谷愧常用于自谦自己的能力或表达对他人的佩服之情。可以用于工作场合、学习场合以及社交场合等。
故事起源
- 林惭谷愧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成公二年》。故事中,齐国公子光和他的仆人到一个山林里狩猎。公子光看到仆人射杀了一只鹿,而自己却没有射中任何猎物,感到非常惭愧和羞耻。于是,公子光说了一句“林惭谷愧”,表达了自己的惭愧之情。
成语结构
- 主语+林惭谷愧
例句
- 1. 我看到他的演讲后,感到自己林惭谷愧。2. 和他比起来,我真是林惭谷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林惭谷愧拆分成林下风度和谷中仁义,分别想象在林子里保持风度和在谷地里保持仁义的形象,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自谦、谦虚有关的成语,如自愧不如、谦虚谨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里看到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后,感到自己林惭谷愧。2. 初中生:和他比起来,我的篮球水平真是林惭谷愧。3. 高中生:和他相比,我在学业上的成绩真是林惭谷愧。4. 大学生:看到他在社团里的表现,我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林惭谷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