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猴
拼音mián hóu
注音ㄇㄧㄢˊ ㄏ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风帽连着衣领的棉大衣。 冰心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我赶紧穿好衣服,披上棉猴。妈妈还把我的棉猴领子翻了上去。” 浩然 《艳阳天》第四章:“快把我那个棉猴拿来吧,那东西穿在身上……多大的风也打不透。”
基本含义
- 指人体软弱无力,缺乏力量和魄力。
详细解释
- 棉猴是由“棉”和“猴”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棉猴比喻人体软弱无力,毫无力量和魄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身体虚弱、缺乏勇气和决心的人。
使用场景
- 棉猴通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缺乏勇气和决心。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关键时刻退缩、胆怯或无能。
故事起源
- 关于棉猴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记载。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像个棉猴一样,完全没有魄力。2. 这个队员在比赛中像个棉猴一样,一点也没有拼搏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软弱无力、毫无力量的猴子,它没有魄力,无法完成任何有挑战性的任务。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气和决心相关的成语,如“龙骧虎步”、“腾云驾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上课时像个棉猴一样,总是缺乏自信,不敢回答问题。2. 初中生:我不想跟他一起组队,他就像个棉猴,肯定做不好任务。3. 高中生:她在面对考试时变成了棉猴,完全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