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大皥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o

大皥

拼音dà hào

注音ㄉㄚˋ ㄏ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大皞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 伏羲氏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大皥 ,其神 句芒 。” 郑玄 注:“ 大皥 , 宓戏氏 。” 陆德明 释文:“皥,亦作昊。”《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皞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一本作“ 大皥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非常壮大、庞大。

详细解释

  • 大:巨大的;皥:皇帝的宝座。大皥原指皇帝的宝座,后泛指庞大的事物或权势。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庞大、宏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组织机构、规模等较大的事物。

故事起源

  • 据说,唐代宰相魏征曾经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天子之宝座,如大皥之高。”意思是皇帝的宝座高如天,庄严威严。后来,大皥一词被用来形容庞大的事物。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座大皥建筑是城市的地标。2. 这个组织机构的规模真是大皥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巨大的皇帝宝座,庄严威严,代表着庞大的事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以及当时的皇帝权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城堡真的好大皥啊!2. 初中生:这个组织的成员人数太多了,简直是个大皥。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规模如此庞大,可以说是个大皥了。4.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是大皥,让人敬畏。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大皥”。

拆字解意

大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