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梭之拒
拼音tóu shū zhī j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óu suō zhī jù ㄊㄡˊ ㄙㄨㄛ ㄓㄧ ㄐㄨˋ
投梭之拒
见“ 投梭折齿 ”。
基本含义
- 指在某种情况下,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或建议。
详细解释
- 成语“投梭之拒”由四个字组成,其中,“投”指的是投掷,扔掉;“梭”指的是纺织用的梭子,表示工作;“之”表示关系;“拒”表示拒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像把纺织梭子扔掉一样,拒绝别人的帮助或建议。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自负或固执的人,他们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可用于形容某些组织或团体拒绝接受外来的观点或文化。
故事起源
- 成语“投梭之拒”源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楚国的大夫贾生向楚昭王建议发展农业和商业,以增强国家实力。然而,楚昭王拒绝了他的建议,并将贾生流放到了鄂地。贾生在流放期间,通过写下了《离骚》等诗篇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愤怒。这个故事成为了“投梭之拒”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语+投梭之拒
例句
- 1. 他太自负了,对于别人的建议总是投梭之拒。2. 这个团队不愿意接受外部的意见,总是投梭之拒。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投梭之拒”与扔掉纺织梭子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纺织时,突然将梭子扔掉,表达了拒绝接受别人帮助或建议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故事,了解贾生的遭遇和他的诗篇对楚国文化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投梭之拒,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很固执,对于同学们的意见总是投梭之拒。3. 高中生:虽然老师的建议很实用,但他们还是投梭之拒,坚持自己的方式。4. 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而不是投梭之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