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论箸在词典中的解释
lùnzhù

论箸

拼音lùn zhù

注音ㄌㄨㄣˋ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论著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吃饭时,要谦虚有礼,不可傲慢自大。

详细解释

  • 论箸源自《汉书·王莽传》,箸是用来夹取食物的器具,用箸吃饭需要技巧和礼仪。这个成语意味着人们在用餐时应该谦虚有礼,不可傲慢自大。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谦虚有礼,不可傲慢自大的场合,例如在家庭、学校、工作等环境中。

故事起源

  • 据说,汉代的王莽喜欢用筷子吃饭,他认为用筷子吃饭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而用手吃饭是低俗的。因此,他在宴会上常常故意用筷子夹起饭菜,示威他的高雅和优越感。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王莽的行为傲慢自大。后来,人们就用“论箸”这个成语来形容王莽的傲慢态度。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论为动词,箸为宾语。

例句

  • 1. 他在用餐时总是谦虚有礼,真是个论箸的人。2. 在家庭教育中,要教育孩子要懂得论箸,不可傲慢自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论箸”联想为用箸吃饭时的礼仪,用箸需要谦虚有礼,不可傲慢自大。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餐桌礼仪和文化的知识,深入了解中国人在用餐时的传统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在餐桌上论箸,不可以抢食物。2. 初中生:在国外,用刀叉吃饭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论箸。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我们要注意论箸,不可傲慢自大。

拆字解意

论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