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辟
拼音zuì pì
注音ㄗㄨㄟˋ ㄆ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刑罪。《后汉书·寇荣传》:“ 延熹 中,遂陷以罪辟,与宗族免归故郡。”《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胤 ﹞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顾私亲者至以孝自居,不顾者反陷於罪辟。”
基本含义
- 指罪恶、过错被揭露或发现。
详细解释
- 罪辟是由“罪”和“辟”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罪”指的是过错、恶行,“辟”指的是揭露、发现。罪辟的含义是指罪恶或过错被揭露或发现。
使用场景
- 罪辟多用于形容犯罪行为被发现或恶行被揭露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一些不端行为被揭露或暴露的场景。
故事起源
- 罪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据传,太史公在撰写《史记》时,为了真实地记录历史,不回避功过得失,不偏袒任何人,因此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有人对太史公进行诬陷和攻击,试图揭露他的罪行。然而,太史公并没有被这些攻击所动摇,他坚持了自己写作的原则,最终罪行被揭露的人反而自食其果。因此,罪辟成为了形容罪恶被揭露的成语。
成语结构
- Subject + 罪辟
例句
- 1. 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罪行,直到被警方罪辟。2. 这个公司的不法行为终于被媒体罪辟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罪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罪犯被突然揭露出来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住罪辟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成语,如“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等,来扩展对罪恶行为和揭露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盒,结果被老师罪辟了。2. 初中生:他一直作弊,最终还是被老师罪辟。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了大量公款,终于被纪检部门罪辟。4. 大学生:公司老板利用职权进行不正当交易,最终被监管部门罪辟。5. 成年人:他多年来一直隐藏自己的罪行,但最终还是被法律罪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