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铃索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gsuǒ

铃索

拼音líng suǒ

注音ㄌㄧㄥˊ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系铃的绳索。 唐 制翰林院禁署严密,内外不得随意出入,须掣铃索打铃以传呼或通报。 唐 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诗:“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 宋 范成大 《晓起》诗:“窗明惊起倒裳衣,铃索频摇定怪迟。” 明 文徵明 《翰林斋宿》诗:“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鑾。”
    (2).引申指警报、边警。 元 胡助 《滦阳十咏》之十:“身遇太平铃索静,题名篆毕又南还。”

基本含义

  • 指用铃铛和绳子做成的索具,用来束缚、牵引或惩罚。

详细解释

  • 铃索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工具,由铃铛和绳子组成。在成语中,铃索常常用来象征束缚、牵引或惩罚。它有时表示人们受到外界力量或束缚的限制,也可以指人们自己被自己的欲望或错误所束缚。

使用场景

  • 铃索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受到外界的限制或束缚,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受到自己欲望或错误的束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铃索来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受到了限制或牵制。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成语结构

  • 铃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被铃索所束缚,无法自由行动。2. 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铃索牵着走的木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铃铛和绳子所束缚,无法自由行动,这样形象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铃索相关的成语,如“铃鹿同牢”、“铃鹿之思”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让我回家写作业,我感觉自己被铃索束缚住了。2. 初中生:考试前,老师要求我们做模拟试卷,我觉得自己被铃索牵着走。3. 高中生:高考前,我感觉自己被学业压力的铃索牵制住了,无法自由发挥。4. 大学生:毕业后,我希望能够解开学业的铃索,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

拆字解意

铃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