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点将録在词典中的解释
diǎnjiàng

点将録

拼音diǎn jiàng lù

注音ㄉㄧㄢˇ ㄐㄧㄤˋ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明 宦官 魏忠贤 擅权,阉党 王绍徽 用《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配以所恶东林诸人,编集成册,名《点将录》,献于 魏 ,为构陷依据。《明史·阉党传·王绍徽》:“初, 绍徽 在 万历 朝,素以排击东林为其党所推,故 忠贤 首用居要地。 绍徽 倣民间《水滸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録》,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 忠贤 所喜。”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明考试之弊》:“《点将録》乃吏部尚书 陕 人 王绍徽 所辑。”

基本含义

  • 选拔人才或任命官员。

详细解释

  • 点将录是指古代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或任命官员时进行的一种考察和记录。根据古代的规定,统治者会亲自点名或者通过属下官员点选人才,然后将其姓名、资历、才能等记录在册,以备参考和使用。

使用场景

  • 点将录常用于形容选拔人才或任命官员的过程和方法。也可以用来形容选拔人才或任命官员的标准和要求。

故事起源

  • 点将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古代统治者为了选拔和任命合适的人才,常常进行点将录的过程。这样可以确保选出的官员能够胜任其职务,为国家和民众服务。

成语结构

  • 主谓宾结构,主语为“点将录”,谓语为“选拔人才或任命官员”。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招聘流程就像点将录一样,非常严格。2. 这位领导在点将录中被看中,被任命为部门经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点将录”与选拔人才或任命官员的过程联系起来,想象古代统治者亲自点名或者通过属下官员点选人才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体系和选拔人才的方法,以及现代企业中的人才选拔和任命流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点将录中选我当班长。2. 初中生:学校举行了一次点将录活动,选拔出了优秀的学生干部。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是通过点将录选出来的。4. 大学生:学生社团进行了一次点将录,选拔出了新的干部成员。5. 成年人:公司进行了一次点将录,选出了优秀的项目经理。

拆字解意

点将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