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贯甲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ànjiǎ

贯甲

拼音guàn jiǎ

注音ㄍㄨㄢˋ ㄐㄧ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洞穿衣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以刺 王僚 ,贯甲达背。”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可喜的是弓弯夜月,剑倚秋霜,枪能贯甲,箭似穿杨。”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人善鸟枪》:“其曰爪哇銃者,形如强弩,以绳悬络臂上,遇敌万銃齐发,贯甲数重。”
    (2).穿上衣甲;擐甲。《晋书·李歆传》:“ 士业 闻,引兵还,为 逊 所逼。 士业 亲贯甲先登,大败之。”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人人开弓并蹬弩,个个贯甲与披袍。”评弹《再生缘》第十八回:“看她身上是神气活现,顶盔贯甲,哪能想到是位小姐。”
    (3).把衣甲的叶片串连起来。《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 唐 尹知章 注:“组甲,谓以组贯甲也。”

基本含义

  • 形容勇猛无畏,穿甲而过。

详细解释

  • 贯甲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贯指穿透,甲指甲胄,即盔甲。贯甲形容人勇猛无畏,如同穿透甲胄一般,毫不畏惧且不可阻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勇敢和无畏精神,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危险或者挑战时,形容人的气势和决心。

故事起源

  • 贯甲这个成语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项羽率领楚军攻打秦国,秦军将领白起率领秦军与楚军交战。项羽是一个勇猛无畏的将领,他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他的勇猛和无畏精神被形容为“贯甲”,成为后来形容勇猛无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使用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贯甲的勇猛精神。2. 在困境中,他展现出了贯甲的决心和毫不退缩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贯穿甲胄”,形象地表示穿透铠甲的勇猛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猛无畏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勇猛精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表现得像一个贯甲的勇士。2. 初中生: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展现出贯甲的精神,勇往直前。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有贯甲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取得成功。

拆字解意

贯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