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礼
拼音dé lǐ
注音ㄉㄜˊ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朱熹 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孔子 曰:‘道之以政, 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於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縶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2).德泽与礼仪。《左传·僖公七年》:“ 管仲 言於 齐侯 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
基本含义
- 指品德高尚,行为有礼貌。
详细解释
- 德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强调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注重尊重他人,讲求礼仪。德礼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社会道德的基石。
使用场景
- 德礼常用于教育、社交、商务等场合,提醒人们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故事起源
- 德礼的概念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中“修身”即强调个人修养和德行的培养。
成语结构
- 德礼是一个由两个单独的词语组成的成语,德和礼分别表示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例句
- 1. 他一直以德礼为准则,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尊敬。2.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展示出中国人的德礼风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德礼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修身养性的人,穿着整洁,举止得体,以德行和礼貌来对待他人。
延伸学习
- 学习德礼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古代礼仪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和学习德礼的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好德礼,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公民。2. 初中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懂得德礼,互相帮助,关心彼此。3. 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德礼,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流和合作。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德礼的培养。5. 成年人:在工作和社交场合,德礼是我们展示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