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蟹饆饠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luó

蟹饆饠

拼音xiè bì luó

注音ㄒㄧㄝ ˋ ㄅㄧˋ ㄌ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把蟹肉和蟹黄塞在蟹壳内、涂上面粉制成的食品。又称芙蓉蟹,俗名蟹匣子。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赤蟹母殻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如豕膏,实其殻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麪,为蟹饆饠,珍美可尚。”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善于伪装,虚伪狡诈。

详细解释

  • 蟹饆饠是由“蟹”、“饆”、“饠”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蟹”指的是螃蟹,代表伪装的意思。“饆”和“饠”均指的是食物,形容螃蟹的伪装能力非常高超,很难被识破。因此,蟹饆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虚伪狡诈,善于伪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装得很好,但实际上心机很深的人。可以用在评论某人的虚伪行为或者某种伪装的情况下。

故事起源

  • 蟹饆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王莽传》。据说,王莽当政时,他的侄子王邑喜欢吃螃蟹。有一次,王莽让人给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其中包括了一种看似美味的螃蟹。然而,王邑发现螃蟹实际上是用面粉做成的,完全没有蟹肉。从此以后,人们用“蟹饆饠”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美味,实际上却是伪装的东西。

成语结构

  • 蟹饆饠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实际上是蟹饆饠,小心应对。2. 这个人总是笑嘻嘻的,但是我觉得他是个蟹饆饠,不可轻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蟹的外壳是坚硬的,但是蟹肉却很容易被伪装成其他食物的形状。所以,可以想象一个蟹在伪装成其他食物,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关于螃蟹的习俗和象征意义,以及其他与虚伪狡诈相关的成语,如“狐假虎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很温暖,但是我觉得他可能是个蟹饆饠。2. 初中生:她看起来很友善,但是我觉得她的行为有点蟹饆饠。3. 高中生:他表面上对我们很关心,但是我觉得他可能是个蟹饆饠,不可信任。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要小心那些蟹饆饠的同事,不要被他们的伪装所迷惑。

拆字解意

蟹饆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