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檄
拼音mù xí
注音ㄇㄨˋ ㄒ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羽檄》:“《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
(2).干直无枝的树材。《宋史·李若谷传》:“补 长社县 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苟苦输者,因以取賕。 若谷 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基本含义
- 木檄是指古代将军出征前,用木质制成的檄文,上面写着征兵、号令等内容。后来,木檄也用来比喻发出的激励、动员的文书或言辞。
详细解释
- 木檄是古代军事中使用的一种激励和动员的工具。在古代战争时期,将军出征前会用木质制成的檄文,上面写着征兵、号令等内容,然后派人传达给士兵和百姓,以激发士气,动员民众。后来,木檄也成为比喻发出的激励、动员的文书或言辞。
使用场景
- 木檄通常用于形容激励、动员的文书或言辞。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讲,激励士气,动员人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封激励人心的公开信或动员令,鼓舞人们的斗志。
故事起源
- 木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将军出征前会用木质制成的檄文,上面写着征兵、号令等内容,然后派人传达给士兵和百姓。这些檄文往往能够激发士兵的斗志,动员民众的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成语结构
- 木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领导发表了一封激励人心的木檄,激励了全体员工的士气。2. 这位演讲者的讲话如同一封木檄,激励了大家对未来的希望和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木檄这个成语:1. 将“木”字与“树木”联系起来,想象将军在树下写檄文。2. 将“檄”字与“喜悦”联系起来,想象檄文传达给士兵和百姓后,他们充满喜悦和斗志。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战争中的军事制度、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表了一封激励人心的木檄,鼓励我们努力学习。2. 初中生:领导在会议上发表了一封木檄,激励我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讲话就像一封木檄,激励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