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履舃在词典中的解释
tuō

履舃

拼音lǚ tuō

注音ㄌㄩˇ ㄊ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单底鞋称履,复底鞋称舃,故以“履舃”泛称鞋。 唐 姚合 《扬州春词》:“竹风轻履舃,花露腻衣裳。”
    (2).借指脚或足迹。 宋 曾巩 《拟岘台记》:“至于高桅劲艣,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出乎履舃之下。” 明 徐渭 《陆氏谱序》:“余少时尝渡 庾岭 ,半游南中,即未至 厓山 ,然舟轡之迹,多两公履舃之所经也。”
    (3).敬称。犹足下。常用于书信。 宋 王安石 《与王宣徽书》:“南北辽阔,无缘进望履舃。”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今违履舃,愿大王保其玉体,益其令闻。”

基本含义

  • 指行走困难,步履艰难。

详细解释

  • 履舃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履意为脚踩,舃意为小船。履舃的意思是指行走困难,步履艰难。形容人在行走时遇到困难,像小船在泥泞的地面上行进一样。

使用场景

  • 履舃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在行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顺利前进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人在事业、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阻碍、困难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汉书·李广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李广在受命征战时,遭遇到了一片泥泞的地面,无法前进。他便将自己的鞋子脱下,用来垫在泥泞的地面上,以便能够继续前行。后来,人们就用“履舃”来形容行走困难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履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他身患残疾,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履舃前行。2. 在困境中,我们要勇敢面对,不怕履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履舃”与行走困难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在泥泞的地面上行走,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难、挑战相关的成语,如“步履维艰”、“一波三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因为脚受伤,走路很履舃。2. 初中生:考试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复习,但仍然感到很履舃。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到前进很履舃。4. 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不履舃,坚持寻找机会。

拆字解意

履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