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篙律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o

篙律

拼音gāo lǜ

注音ㄍㄠ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撑篙的方法。 清 郑珍 《下滩》诗:“榜师打嬾桨,篙律遵定课。”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

详细解释

  • 篙律是指人们在行为上要遵守的规范和准则,特指道德规范。篙是船上用来撑船的长木杆,律指法律或规则。比喻人们的行为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准则,不可随心所欲,违背道德。

使用场景

  • 篙律常用于形容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用来劝诫他人要守纪律、讲道义。可以用于教育场合、社会道德讲座等。

故事起源

  • 篙律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与惠子一同乘船,船夫向庄子请教如何划船。庄子回答说:“划船的篙律在于顺水势而为,不在于与水争。”庄子用划船的方法比喻人生,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与命运抗争。后来,篙律便成为了形容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篙作为主语,律作为谓语。

例句

  • 1. 我们要遵守社会的篙律,做一个守法守规的公民。2.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违背道德的篙律。

记忆技巧

  • 将篙律与划船的图像联系在一起,想象自己在划船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准则,不与水争斗。可以通过绘画或者动画等形式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深入研究篙律的起源和用法,可以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道德准则。还可以学习相关的道德故事和文化背景,增加对篙律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篙律,不做欺负同学的事情。2. 初中生:篙律是社会行为的准则,我们要守法守规。3. 高中生:篙律是一个人的修养,要有道德操守和责任心。4. 大学生:篙律是社会公德的表现,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拆字解意

篙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