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含齿在词典中的解释
hánchǐ

含齿

拼音hán chǐ

注音ㄏㄢˊ ㄔ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口中有齿。指人类。《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髮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宋书·顾琛传》:“ 刘诞 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晋书·刘聪载记》:“且殿下 高祖 之世孙,主上之嫡统,凡在含齿,孰不係仰。”《宋史·乐志八》:“嘉承天休,賚乃含齿。”

基本含义

  • 含有尖锐的牙齿。形容说话或文章锋利、犀利。

详细解释

  • 含齿一词形容的是人的言辞或文章,意味着其言辞尖锐、犀利、辛辣,具有攻击性和刺激性。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辩才或文章的文笔,具有一定的褒义。

使用场景

  • 含齿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辩论、评论、文章等具有攻击性和尖锐观点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辩才过人,或者某篇文章的文笔犀利。

故事起源

  • 含齿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中。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君子之道,或出之口,或藏之胸,亦或齐乎凤皇于飞,俾天下之人听其鸣声而皆知其能含齿也。”这里的“含齿”用来形容君子之道言辞的尖锐和犀利。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表达锋利言辞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含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含”表示含有,含着;“齿”表示牙齿。

例句

  • 1. 他的辩才真是了得,每次辩论都能含齿发言。2. 这篇文章批评得很尖锐,文笔真是含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牙齿的形状和尖锐来记忆含齿这个成语的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嘴里含着尖锐的牙齿,表示他的言辞锋利、犀利。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和文章相关的成语,如“口若悬河”、“文不对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演讲真厉害,每次都能含齿地说出自己的观点。2. 中学生:老师的批评信写得很含齿,让人很受伤。3. 大学生及以上:这篇论文的评论部分写得很含齿,指出了作者的不足之处。

拆字解意

含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