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志榦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gàn

志榦

拼音zhì gàn

注音ㄓㄧˋ ㄍ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意志坚强。 章炳麟 《<大乘起信论>辩》:“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榦之説。”

基本含义

  • 志向高远,抱负远大。

详细解释

  • 志榦是由“志”和“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志”表示人的志向、抱负,“榦”表示高大的树干。合起来表示人的志向像高大的树干一样,远大而崇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

故事起源

  • 《吕氏春秋·明法》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齐国的一个官员齐威王的大臣,名叫志榦。他非常聪明能干,而且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目标,因此被人们称为“志榦”。后来,人们就用“志榦”来形容有远大抱负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年纪虽小,但志榦高远,一定会有所成就的。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有着志榦的心态,不断追求更高的科学成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志榦”这个成语与高大的树木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人的志向高远,抱负远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志向、抱负相关的成语,如“志同道合”、“志在四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我有志榦。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因为我有志榦。3. 高中生:我立志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因为我有志榦。4. 大学生:我有志榦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志榦词语造句